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

2018年,日本电视台在深圳做了一个叫《三和人才市场》的片子,让“三和大神”成了人们热议的对象,后来江浙沪又有“桥洞大神”出没,虎嗅找到了北京的马驹里……

于是,这个人数庞大、行为逻辑相似的人群曝光了:

他们喜欢做日结工,干一天休三天;有钱就住一晚10块的旅社,没钱街头和桥洞也住得安心,从不焦虑,也不内卷。

在外人看来,这些行为是摆烂不思进取、混吃等死,然而,当你走近他们,却发现确有另一种生活。

新闻截图

与此同时,另一个问题也浮出水面:

人应该束缚自己的天性,去满足自己的物欲,争取社会最大的认同;还是应该顺从自己的内心,追求天性的自由?

大神确实与众不同

自从《三和人才市场》纪录片问世后,这群干着日结工,挣钱就花、花完了再挣,生活要求低,没有什么大志向和人生规划的人,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呼:

“三和大神”

不过,大神们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大神,也有他们的“修炼”经历。

李华(化名)就是北京马驹里的大神,曾经是一个小镇子上普通人家的孩子。

2003年,他初中毕业后就走了外出打工的路子,进了一个小型的服装厂。

(本图非事件真实截图,仅用于叙事)

在厂里,他非常努力,但是他每月超负荷劳动,每天工作十几二十几个小时,忙得没空喝水上厕所,也才能赚到二三百块钱。

日复一日的劳作让他变得越来越麻木,而这一切仿佛没有尽头,李华的眼底尽是绝望。

有一天,他无意间听到老板和厨师的一句话,打破了这份浮在表面的平静。

老板说:“肉要买最肥的,让工人吃过之后,下次再也不想吃肉。”

听到这句话,他默默地回到宿舍,看着一起工作的几对中年夫妻,他们在这里干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,依然没有任何存款,却比同龄人看起来老了不止10岁,他下定了决心,一定要离开这里。

第二天清晨,他提起行囊走了。

离开后,他卖过化妆品,也和朋友试着去做过生意,然而,折腾了十几年,他依旧一无所有,可他已经35岁了。

这一次,他来到了马驹里,因为没有学历、没有技术,他只能做一些不有技术含量的日结工。

他的收入不高,但好在马驹里的消费也不高,20块钱就能有一个床位,七元左右就能吃顿饭,一天50块就够活着了。

(本图非事件真实截图,仅用于叙事)

假如他一天干12小时的话,就能拿到280元,一人吃饱全家不饿,倒是也算轻松。

后来,李华把自己的生活拍成了短视频之后,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。

网友们认为,他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,然而,李华却觉得:生活已经有了起色。

因为短视频浏览量还不错,于是,李华准备用镜头去记录更多的大神们,在底层的生活。‘

他说:我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,但我现在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。

(本图非事件真实截图,仅用于叙事)

同样把自己的生活拍了视频的,还有一位“桥洞”里住的大神。

我现在过的就是我追求的生活

在上海郊区的一个桥洞下面,住着一位与李华相似又不同的一位“桥洞大神”。

相同之处在于,他们都用镜头记录了自己的生活。

不同之处在于,李华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,自己将要走向何方,而桥洞大神却明确地讲:

我现在过的,就是我追求的生活。”

(桥洞大神,来源网络视频截图)

他追求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?

他住在上海郊区一个高架桥的桥洞里,地面凹凸不平、杂草丛生,他却给这里取名为“快乐斋”。

(桥洞大神,来源网络视频截图)

和李华一样,他也打过工,一个月也有五六千块钱的工资,可是上海的消费水平高,交了房租水电后,剩下的钱全部拿来吃饭和出行,一分钱都存不下,一辈子也买不了房。

于是,他在深深地思考了人生以后,彻底躺平了。

他隔一段时间就会从桥洞出去,做那种一天一二百块钱的日结工,然后就回到桥洞。

这笔钱能让他活十天半个月,等没钱了,他才会再次出去。

他是真的把这里当家了,桥洞里的旧床上挂了蚊帐,还装饰了好看的彩灯,生活用品也很全,不光有锅碗瓢盆,他还给自己准备了烧烤架。

空闲时,他就着郊外的月光,在小河边吃着小烧烤,听上去,似乎还有几分浪漫和惬意。

(桥洞大神,来源网络视频截图)

有人会好奇地问他水电怎么解决,对“桥洞大神”来说,这是个小case。

桥洞的旁边就是小河,他准备了过滤装置,完全能够达到饮用水级别;他还购买了太阳能转化器,充一天的电,能用三天。

你可能无法想象,就在这样的环境里,记者和他在床上下起了象棋,颇有几分世外高人的感觉。

甚至,他还养了两只狗和一只小猫,足以说明,他不是穷得连自己都养不起,他只是低物欲生活罢了。

有人问:你为什么不回老家去,起码还有正经的房子住。

他回答时笑得有几分尴尬,原来,他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亲朋好友和父母都不能接受的,索性各自安好,远离家乡。

上海低欲望生活的小夫妻

同样是低欲望生活,上海一对小夫妻带着6岁的女儿,和桥洞大神们有着同样的想法: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。

但是不同的是,他们有家庭、有经济基础,是规划过的提前退休。

小两口都是上海人,有两套房和130万存款。

一家三口挤在其中一套49平米的LOFT里,另一套大房子用来出租每月收入1万,加上存款理财的收入4000,这些就是他们每个月的合计收入。

很多人一个月拼命内卷工作也许还挣不到这个数字,他们确实有提前退休的实力。

夫妻俩认为如果省一点,这点存款足够他们生活20年了,所以就提前退休了。

(本图非事件真实截图,仅用于叙事)

不过,两人虽然不工作了,生活水平并没有降低,请阿姨一个月需要7000,女儿有一个每月1000学费的兴趣班,还养了两只猫咪当铲屎官。

他们不再花费的部分,大多是以前上班时所需要的交通和应酬的费用。

此前,两口子经营的网上小店关门后,家里的老人也突然离世,才让他们惊觉自己不再年轻。

小两口觉得:时间太宝贵,不想卷了,只想满足于当下。

如今的他们,再也不用慌慌张张地赶时间,可以在爱人和孩子身边,享受午后的阳光,他们似乎才找到了人生的意义。

(本图非事件真实截图,仅用于叙事)

不过,两人虽然不上班了,却也没有摆烂,他们把时间都用在了享受生活,改善生活环境上。

房子成为他们改造的重点,面积虽然不大,但重新设计装修过,缩减了客厅,给女儿隔出了单独的房间。

家里的陈设和装饰也都花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,现在的家比以往更加温馨和精致,家里的两只猫也让家里更有生活气息。

他们不属于世人意义中的“大神”,但是,除了穷与富,他们又有太多的相似之处。

小夫妻里的丈夫说:“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钱,而是你的欲望在哪里。”

这就又把问题拉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选择上了:你是要自由,还是从众?

上海小夫妻其实也代表了一类人群,他们叫“Fire人群”,也就是经济独立,提前退休的人群。

和大神们相同的是,他们主张低物欲,追求自由;与大神们不同的是,他们是在努力工作,赚足了生活保障之后,开始追求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的。

相比于社会上对大神的质疑声,对“Fire人群”则更多的是羡慕声。

说白了,不论是大神还是Fire人群,主打的就是一个不想上班,前者是没钱就上,有钱就休;后者是一次干到够,拿钱就退休。

总之,就是能不上班就不上班,这样不思进取,是对的吗?

作家于莲也提出了同样的困惑。

她说:“当我意识到在商业中的不断打拼,没有带给我更多的幸福感,让我体会到更多的人生价值时,我开始反思,并决定改变!”

人生,除了奔命或躺平,也许还有别的出路,比如做自己喜欢的事,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
如今,李华开始有了自己的目标,用镜头去记录小人物的生活。

他通过记录“大神们”的生活,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使命,那就是将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分享给更多人,唤起对人生意义的思考。

桥洞大神与李华一样,享受着自由与简朴的生活,他从内心感受到幸福,他或许没有奢侈的物质生活,但他的生活充满了人间烟火气。

上海的小夫妻选择提前退休,用更多时间陪伴家人,追求他们的兴趣,也许以后,他们还会有自己的新事业。

其实,现在社会上已经有许多为爱好而工作的人了,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,不去计较收入的多少,而且这种人还越来越多。

这些人或许不会被社会认同,但他们正在追求内心真正的满足。

他们的选择提醒着我们,人生不仅仅是关于追逐物质财富,更是关于寻找内心的平和与快乐。

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,无论是追求事业成功还是追求内心的宁静,都值得尊重。

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,我们可以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,也可以选择一个简朴而自由地生活。

只要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,都是值得珍惜的。无论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,都希望你幸福而满足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9.9元体验2万分钟实时音视频通话,支持1对1或多人音视频通话,单房可支持300人同时在线,10万人同时观看;全平台互通高品质通话
Top